您现在正在浏览: 首页 »行业动态 » 正文
 

机构密集看多北斗产业前景

发布时间: 2014-06-28 19:34:27   作者: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   来源: http://www.idgd.org   浏览次数: 1744  
摘要: 机构密集看多北斗产业前景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
近日,包括安信证券、海通证券、中航证券、国信证券、国金证券等在内的多家机构,相继发布研究报告,看多北斗产业。安信证券认为,2014年,北斗产业在军用和民用市场规模同比2013年都有数倍的高速增长,行业高速发展,2014年下半年起北斗导航产业链将会迎来较高的景气度,军工与行业应用都会同比高速增长,海格通信、振芯科技和华力创通等相关个股投资价值凸显。   据了解,北斗是中国自主研发建设的重点航天工程,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(GPS)、俄罗斯的格洛纳斯(Glonass)、欧盟的伽利略(Galileo)构成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。但目前美国的GPS系统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,中国市场有90%份额都是GPS,其中包括通信和电力等国计民生部门,因此在国家安全至上的时代,发展自主可控的北斗成为政府的重中之重。   2014年北斗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。从政策层面来看,北斗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系统之一,政府对于北斗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到2020年就必须建成由30余颗卫星及地面运行控制系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;从行业层面来看:根据《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北斗贡献率达到60%,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%以上,而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为1040亿元,其中北斗的渗透率仅为9.8%,这意味着北斗产业规模将从100亿市场迅速扩张到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;从公司层面来看,鉴于北斗系统自主可控的特点,无论是军用还是行业应用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国产化特征,因此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已经有不少的公司脱颖而出,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技术实力。   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,北斗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本身在逐渐恢复,由近三年的业绩情况可知,2012年是行业低谷,2013年业绩恢复,2014年一季度扔呈现恢复趋势。同时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GIS逐渐与个人生活相结合,延伸出更大的市场空间。当移动互联网遇到地理信息,将碰撞出更多商业模式火花。   目前导航的国内应用市场已被分割成军用、民用市场,而后者又有大众应用和行业应用市场之分。军用市场主要以北斗产品和服务为主,13年开始小批量生产,预计明后年将逐步放量。行业应用市场增长迅速,目前虽然仍以GPS导航系统为主,但政府主导的北斗应用大有星火燎原之势,GPS替代已成大势所趋。大众应用市场上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,带导航功能的终端用户数量激增。此外,汽车前装、后装用户及终端数量也保持稳定增长。该领域GPS系统应用已经趋于成熟,市场占有率极高,北斗系统的大众化普及才刚刚开始。然而随着北斗各环节成本的逐步摊薄,北斗GPS双模产品将成为冲击这一桎梏的有力武器,北斗大众化应用井喷指日可待。   中海达、华力创通、四创电子、国腾电子、北斗星通、海格通信等。
Tags: 本文暂无Tag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