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发现,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花太多时间在锻炼上,认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。但事实上,运动在促进大脑发育、提高学习效率方面,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美国芝加哥一所中学实施了一项“零时体育计划”,即每天早上让学生提前到校,在正式上课之前跑步或做其他运动,并规定当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达到最大摄氧量的70%时才开始上课。
开始的时候,许多家长也都跳出来反对:孩子本就不愿早起上学,如果再去操场跑几圈,岂不是一进教室就打瞌睡?结果却令人惊讶:运动结束后,学生们反而更清醒了,记忆力、专注力也都增强了,他们在上课时表现得更积极,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科学研究表明,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、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,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,可以使人们有愉悦的好心情、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,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。显然,“运动影响学习”的说法站不住脚。
不仅如此,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,而大脑的发育需要足够的氧气、血液以及各种营养物质供应,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这个需求量更高。
如果在这期间,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,能够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,改善循环、呼吸等系统的机能,有助于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,保证大脑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应,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健全,提高学习、记忆能力。

许多体育活动还要求青少年能够迅速准确判断物体或者对手的速度、方位、距离等,推测出对方的下一步动作和意图,从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,因此也能够很好地锻炼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觉器官,培养青少年的反应能力、观察力和判断力。
另外,在完成一些球类运动等较为复杂的体育活动时,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,就必须积极开动脑筋,进行反复的思考,甚至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,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想象力。

当然,我们在衡量一个孩子是否“聪明”时,除了考虑智商以外,还会评估许多其他非智力的因素,例如情绪控制能力、自我认知能力、自我发展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等,这些非智力因素是青少年发展智力必不可少的因素,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优势条件。
体育锻炼恰好在这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,能锻炼青少年的意志,健全青少年的人格,让青少年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更“游刃有余”。
正如柏拉图所说,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,神提供了两种管道——教育与运动。运动是如此的简单而有益,不妨让孩子多“浪费”一点时间在运动上吧,兴许会有出乎你意料的收获。

(部分资料来源:《健康青少年运动营养指南》.人民体育出版社.) 编辑 四叶